今年以来,河池市市场监管部门以学党史,为民办实事为契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采取“四抓”扎实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确保辖区农村食品消费安全,成效显著。
图为罗城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城乡结合部干切米粉小作坊进行日常巡查
抓重点,强监管。以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农村集市、食品批发等重点市场,以食品批发商、校园周边小超市小商店、食品摊贩、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为重点主体。按地域划分责任区,层层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监管巡查人员按片区“四看四查”要求,即看证照查资质、看场地查规范、看商品查质量、看台账查来源,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严把进货关。
抓案件,树威信。强化执法办案力度,加强源头追溯,对生产、销售违法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严厉查处无照、无证生产经营食品行为,严厉查处销售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的“三无食品”、商标侵权食品、“山寨”食品。今年1月,宜州区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发现一家乡镇食杂店经营疑似“山寨”桂林三花酒,经立案调查核实,对店主付某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图为南丹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查封无证经营米粉小作坊
图为河池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查封不合格散装米酒
图为凤山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查处过期食品
图为大化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城乡结合部食杂店查处过期食品
抓抽检,保安全。针对日常消费量大、风险程度高的食品农产品、鲜湿米粉、食用油、儿童食品等重要品种开展监督抽检,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及时督促指导生产经营者第一时间采取下架、召回、封存库存产品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并严格按照产品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行政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五个到位”的要求,依法组织开展核查处置,确保核查处置率100%。
图为环江市场监管局对乡镇米粉加工厂进行鲜湿米粉抽检
抓渠道,重维权。通过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执法人员、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驻村帮扶干部来到乡镇集市、村委社区、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假冒伪劣食品鉴别、消费维权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农村消费者的消费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广泛发动群众,及时掌握挖掘违法线索,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4月21日,消费者吴某投诉称,其在金城江区九圩镇某母婴店购买了两瓶超过保质期奶粉,店主以诸多理由不予退款。经执法人员介入,店主不仅退款还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图为大化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到农村集市宣传食品消费维权知识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批发市场、农(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345个次,检查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摊贩等生产经营主体6442户个次;组织监督抽检788批次;受理农村消费者投诉举报70件;立案查处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假冒侵权食品等案件62件,罚款26.91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2万元,查扣货值0.43万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