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地发生零星散发本土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临近春节,是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的高峰时期,为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自身管理,普及公众食品消费安全知识,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的节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向各餐饮服务单位和广大消费者发出食品安全温馨提示。
一、餐饮单位注意事项
(一)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口罩、手套、消毒剂、测温仪、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应保障到位。引导顾客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和出示“防疫健康码”,做好个人防护。从业人员要搞好个人卫生,严格洗手消毒,穿戴专用工作衣帽和口罩,口罩要及时更换。
(二)保持就餐场所内部环境整洁卫生,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保持食品加工场所和就餐场所的空气流通,就餐场所餐桌间距大于1米,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就餐区域要提供“公筷公勺”(即“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服务。
(三)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不采购、使用腐败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重视加工制作过程,接触熟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按规定消毒并与接触生食的容器、用具严格分开。进口冷链食品不具备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业经消毒证明、合法追溯信息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不得采购加工销售。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保留现场并及时报告。
二、个人就餐注意事项
(一)少摆席、少参加宴会、控制家庭聚会,不扎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餐及外出就餐,进出餐饮场所严格配合执行扫码及测温。
(二)养成良好餐饮习惯,尽量选择分餐方式就餐,使用公勺、公筷,不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禁止餐饮浪费,剩餐打包。
(三)外出就餐应选择悬挂有效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登记证等合法证照、内外环境整洁、量化分级等级高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选择在路边露天无证摊点用餐。
(四)科学选购合格、新鲜的食物原料,吃水果要洗干净、去皮,避免直接接触生食或半生食冷链食品,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和刀具要分开;易腐食品原料和熟食品应冷藏,在冰箱内同时存放生、熟食品的,应按上熟下生方式存放;当餐未用完的食品应及时冷藏,隔餐和隔夜的熟食品必须彻底加热后再食用;餐具和接触熟食品的用具、容器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
三、餐饮安全常识
(一)就餐时应该注意荤素搭配,平衡膳食,不生食海产、水产品,不吃感官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不吃河豚鱼和颜色异常鲜艳的腌制肉类;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吊浆粑等发酵面米食品;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慎重选择熟卤菜、凉菜冷食、四季豆、小龙虾等高风险食品;切勿随意使用药材自制药酒,特别是内服药酒。
(二)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餐前洗手的习惯,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注意餐饮具卫生,就餐前要观察餐饮是否经过消毒处理,经过清洗消毒的餐饮具有光、洁、干、涩的特点。
四、自身权益保障
在餐饮单位消费时,请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证据,如发现食品安全方面问题,可协商妥善解决,也可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保存相关证据,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