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广西生丝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根据《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河池市纤维检验所依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工作规程,组织实施了2022年度生丝公证检验工作,完成了生丝质量数据统计分析。《2022年度广西生丝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现予发布。
附件:2022年度广西生丝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附件
2022年度广西生丝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2022年河池市纤维检验所在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生丝公证检验总量286批,净重171.6吨,涉及缫丝企业8家,占广西缫丝企业总数(80家)的10%;受检生丝经济价值约7800万元。
一、质量状况
2022年度公证检验生丝涉及20/22D、30/33D和40/44D规格,平均质量等级为4.02A,正品率为100%。
(一)级别分布情况
生丝级别以4A级为主,共计为147批,比重达59.51%;其次是5A级为41批次,比重为16.60%;3A级为39批,比重为15.79%,;6A级为12批,比重为4.86%;2A级为6批,比重为2.43%;1A级为2批,比重为0.81%。各纤度规格生丝的级别分布情况见图1。
图1:生丝级别分布图
(二)主要质量指标及定级情况
1. 主要质量指标
根据GB/T 1797《生丝》品质指标规定,主要检验项目的平均结果分别为:纤度偏差1.10旦尼尔、纤度最大偏差2.88旦尼尔、均匀二度变化0.86条、清洁98.8分、洁净93.16分(详见图2);其他检验项目的平均结果分别为:断裂强度3.93克力/旦、断裂伸长率22.72%、抱合107次(详见图3)。
图2:主要检验项目平均结果示意图
图3:其他检验项目平均结果示意图
2. 指标定级
根据GB/T 1797《生丝》分级规定,生丝外观检验结果均为有三个稍劣降级;主要检验项目中的洁净和纤度偏差,其他检验项目中的断裂强度指标为主要定级指标,以上指标综合定级率分别为:纤度偏差10.5%、纤度最大偏差6.1%、洁净89.1%、切断4.9%、断裂强度10.1%、断裂伸长率6.9%、抱合4.9%(详见图4)。
图4:检验指标定级情况分布图
(三)原料情况
1. 原料产地
公证检验共涉及到河池的宜州、环江及柳城、来宾、玉林和百色共6个地区,各原料地等级分别为:宜州为4.1A,检验量占比例为67.2%;环江为3.8A,检验量占比例为12.0%;柳城为4A,检验量占比例为6.1%;来宾为3.8A,检验量占比例为11.5%;玉林为3.3A,检验量占比例为2.4%;百色为4.5A,检验量占比例为0.8%。
图5:生丝原料产地级别分布图
2. 原料茧期
公证检验共涉及春、夏、秋季共3个茧期,春茧为65批次,检验量占比例为26.3%,等级为4A;夏茧为15批,检验量占比例为6.1%,等级为3.4A;秋茧为167批,检验量占比例为67.6%,等级为4.1A(详见图6)。
图6:生丝原料茧期级别分布图
二、情况分析
由于广西区内参与公证检验的企业占比相对较少,数据不能准确完整的体现出整体质量,分析仅以现有的检验体量进行参考,广西生丝产品质量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鲜茧缫丝已成大势,干、鲜茧丝价格差异不明显
近几年来,随着蚕茧副产品利用率和蚕茧副加值的提高,广西缫丝企业直接利用鲜茧缫丝的生产加工模式越来越多。今年以来,受检生丝中鲜茧丝占比接近90%,由于鲜茧不易保存和精选、生产工艺简化、缺少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难以达到成熟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下游企业对高质量的产品需求有限,并且在交易过程中没有区分干、鲜茧丝,导致缫丝企业对质量的要求并不严苛,保持中高质量追求利益最大化。
(二)不同规格的生丝质量差异明显
在今年所检产品中,3A及以下的生丝主要集中在30/33和40/44的规格。由于大宗市场开通了40/44规格线上交易平台,今年以来40/44规格的报验需求量有所上升,但通过检验发现40/44规格质量较20/22规格质量普遍要低,初步了解一是因下游企业对于40/44规格要求不高,需求量不大;二是因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简化40/44规格的生产工艺。
(三)产品质量地域差异明显
从数据上看产品质量排序为百色>河池>柳州>来宾>玉林,实地考察分析中也确是如此。百色本地蚕茧原料在广西内是相对较好的,原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丝的质量;河池地区作为产业中心,部分知名企业对于产品的质量还是比较严格;柳州、来宾的数据虽然主要集中在高规格的产品,难以体现20/22的水平,但当地企业对于生产标准和要求较河池地区是相对松懈一些;玉林地区的企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技术也较其他地区滞后,主要以微小企业为主,质量要求较为松懈。
三、措施建议
(一)规范鲜茧缫丝生产与应用,稳定和提高丝绸品质
为整体提高广西丝绸产品质量,根据鲜茧丝生产和产品的特点,规范鲜茧丝生产和交易行为。一是充分研究鲜茧丝特性以及使用范围和方向,制定鲜茧丝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检验方法以及配套工艺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鲜茧丝标准化体系,达到科学界定、合理利用,规范鲜茧丝生产与应用;二是引导和督促现行的鲜茧缫丝企业和鲜茧丝交易者诚信经营,对所生产和经营的鲜茧丝予以明示,使用者根据生产需要,自行选择使用。
(二)抓好交流合作,强化科技创新,提升茧丝质量
一是重点实施桑蚕茧丝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桑蚕良种、养蚕新技术以及茧丝生产新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继续支持茧丝类新技术研发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有实力的茧丝绸企业开展技术研发,鼓励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优质桑蚕新品种研发、生产设备研发、生产新技术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性成果,提升茧丝质量和知名度。
二是加强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要坚持“走出去”,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和发展举措,拓展视野,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积极宣传推介广西。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科研、人才等优势,继续推动浙江大学、广西大学等区内外高等院校与我区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应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借力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进一步发挥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导向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上下合力支持茧丝发展的格局。
河池市纤维检验所
2023年02月06日
11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