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信用监管

媒体报道:河池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稳步推进

2019-07-29 10:44     来源:新空云     作者:新空云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河池日报记者 邝文强 通讯员 邓汉金

近年来,我市主动转变监管理念,健全工作机制,大胆创新监管方式,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减轻企业负担。

“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监管方式。

我市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上实现了“宽进”与“严管”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实现由政府监管向社会共治的转变,以监管方式创新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完善监管机制 规范随机抽查

我市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后,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了以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分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市场监管局局长为副召集人,30个部门组成的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判,组织协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为切实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我市按照部门权责清单完善了“一单两库一细则”(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人员名录库、市场主体名录库、抽查实施细则)。2017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河池市2017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施方案》,2018年下文明确了《河池市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本级共有30个部门编制了“一单两库一细则”。截至目前,库内有执法人员3991人,登记企业30013 户,个体工商户13744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948 户,全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西)公示。

此外,我市充分运用部门协同监管双随机平台,设置部门内部双随机、跨部门双随机、分段式双随机3种抽查方式,各单位在建立双随机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制定公示抽查计划,市场主体和检查人员匹配后,按照有关规章、规范性文件、业务指引要求和标准开展检查并公开结果。

科学制定计划 提高监管效能

今年1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意见》,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明确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的行政检查都应通过双随机抽查方式进行,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今年,全市年度抽查计划对部门(以本级政府抽查事项清单确定的部门范围为准)100%全覆盖,合理确定抽查比例,确保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并将抽查计划、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

目前,我市要求28个市级双随机单位通过双随机平台制定抽查计划向社会公布并付诸实施,各县区牵头部门已按照要求汇总各部门抽查计划并由各部门自行向社会公布。

2018年以来,按照“一个平台采信息、一张清单定任务、一个指引定标准”原则,我市通过双随机平台发起抽查任务,共有市县区308个部门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抽查企业8570户,2019年计划抽查企业7000户。

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计划开展3次联合抽查,真正实现随机抽查规范、跨部门检查常态、协同监管高效的目标。

归集涉企信息 强化信用监管

2017年至2019年6月,全市各有关部门把2014年10月1日以来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和企业实施信用约束并公示的“黑名单”等信息,归集共享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通过公示系统公示于企业名下。目前全市归集行政许可信息55459条,行政处罚信息4333条,抽查检查信息19025条,三项总归集量78817条。市本级共有市市场监管局等22个单位对涉企信息进行了归集,共归集行政许可信息6942条,行政处罚信息1153条,抽查检查信息3349条。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企业信用分类标准,将企业划分为守信、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对守信主体实施“绿色通道”和“审慎监管”,对失信主体实施重点监管,加大抽查的频次和比例,切实提高监管效能,让守信主体安心经营、失信主体难逃惩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